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實現




2009年的9月11日,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上大學的講堂。

上課前緊張的發抖,徹夜難眠。一站上講堂,卻好平靜。看看台下的臉,我靜靜的感動。

上完課,我一步一步的走,慢慢品味課堂的一切。嘴唇因為激動而緊閉,徒勞的想要扣住心裡滿溢的情緒。終於明白,多年以來我真正夢寐以求的是什麼。

夜色中回家。打電話時悠悠正在練鋼琴。他要我不要掛斷,要我聽他彈Roller Coaster, 還有 the Zoo。坐在雙層巴士上,我從紅墈火車站一路聽著他的琴聲,過海底隧道,過香港仔隧道,過深灣。裹著香港的車水馬龍和閃爍的夜色,單音的琴聲是上天給我的讚美。

他說:「媽咪你聽,一二三開始!」我開心和感恩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豐盛的人生


終於可以把下面這篇早已寫就的文章放上來,心裡有滿滿的感謝和繼續往前的動力。

以前沒有想過的挑戰,無從躲避的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當時寫這篇文章,希望幫助自己,不要徬徨。希望鼓勵自己,在這段過渡的時間裡,不只要過日子,更要每天開心的生活;珍惜這段意外得來的,一家人可以長相聚的時間。雖然不知道終點在哪裡,等待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但是知道一定會過去,不想要把時間浪費在擔心或是煩惱中。

很開心我們作到了。把這篇文章放上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走過這一程,就要往下一段路出發。很快,每天早上,我們三個人將各自出發,認真面對一天的工作和挑戰;每天晚上,我們都還能回到同一個小小的家,溫暖的相聚。這就是幸福了。

雖然現在說起來還太早,但是我確實感受到挫折給予人生的正向力量。


---------------------------------

2009/5/27 (Wed.)

小小的挫折令人灰心,大大的挫折卻能讓人堅強。

人生舞台的張力,有時候真的不輸給任何的戲劇。最近我們的生活裡,有讓人倒吸一口氣的巧合。我收到學校聘書的那天,LJ收到了公司的聘任終止信,而隔天是悠悠小學的「新生歡迎日」(Familiarization Day).

說來,對於LJ這一年在香港工作的嘎然而止,我們並不吃驚。從去年下半年,景氣變壞以來的各種跡象顯示,我們知道很有可能要面對這一個「必然性」 (eventuality)。兩個人已經多次討論面對的方法,只是我還是驚訝於時間點上的巧合。

LJ告訴我這個「壞消息」時,很鎮定。也許怕我擔心,甚至還帶著過份開心的笑意。我很佩服他面對變局的勇氣。看得開、放得下。他說擔心的時間已經過去,現在就是向前看。Try 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我也是試圖鎮定以對,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失眠了。想到「最壞的情況」,也許必須暫時和悠悠分離、也許會有一段時間,不能擁有一個只屬於我們的實體的家。我覺得心口塌陷了一大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處理。

但是慢慢的想,我還是佩服LJ在追求夢想上的努力;也必須肯定他的敢於作為和冒險,為我們的家庭所帶來的視野和樂趣。我們曾經有機會在美國定居,也曾經在台北有安逸穩定的生活,但是跟著LJ追求工作上的新的挑戰,我們在一年前來到一切都變化很快的香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在寂靜的午夜慢慢的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想我還是會選擇這條多變的路,來到今日的挑戰。

來到香港之後,一家三口各自面對自己的試煉。生活的變化又多又快,寫信給遠方的家人朋友時,很難說:「我們很好,一切如故」。一一的計較的話,事實上是好的發展和讓人擔心受怕的壓力,交織出豐富的日子。我畢業了,順利的找到工作、找到一個歸屬和一個發揮的舞台。悠悠幸運的遇上非常好的老師、除了以驚人的速度掌握語言、各方面的成熟更是常常讓我們感動。在上幼稚園不到一年之後,已經快樂的在期待暑假之後的小學生活。LJ的工作雖然遺憾的不能再繼續,但是在一天一天的努力中,他還是得到當初想要的經驗;經由這個過程,也為自己再打開了好幾扇窗。

在一片的不確定中,我們牽著悠悠的手去參加小學為新生和家長舉辦的歡迎會。老師開口第一句話就說:「恭喜你們!做為孩子最初的老師,你們已經把自己的工作作得很好。」之後在節奏分明的介紹中,老師簡短但是清楚的說明了悠悠將會面對的校園、學校的教育重心和家長的角色。我特別喜歡他們在一個小時多一點點的介紹中,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演說」(真的是又演又說!)閱讀的重要。家長的說明會結束,回到一年級的教室,我們接到一個眼睛閃閃發光的孩子,他好開心的告訴我們教室裡有什麼好玩的、還有跟新同學做了什麼。而這只是一個四歲多的孩子!感謝用心的師長,讓悠悠在踏出新的一步時,沒有一點膽怯、充滿期待。

參加完這個歡迎會,我知道我希望悠悠可以在這裡接受幾年的教育。我竟然忘了心裡的慌張,還覺得有點興奮 (excitement)。然後,我忽然知道了,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態度:用一種興奮的心情,面對眼前的變局。

這樣想的時候,對事情就有了比較全面的看法。LJ失去了一份工作、我得到一份工作、YY得到一個很不錯的受教育的機會。我的工作收入微薄、無以負擔一家的生計,但是卻是非常好的機會、一個近乎完美的舞台。如果沒有「超級幸運的」得到這個工作,我們的選擇會比較寬廣一點,去哪裡都不是問題。但是也因為有這個「超級幸運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有一個下錨的地方,一個努力的起點和依據。所有這些得與失,透過時間的巧合,有微妙的制衡關係。雖然我沒有宗教的信仰,但是依然覺得這好像是上天的試煉。拿走一些、同時給你一些,擺在眼前一時的「好」與「壞」,考驗我們衡量的智慧。

我像一個認真讀書的學生,在拿到有深度的考題時那樣,深深的吸一口氣,準備下手。

早上剛好讀到蔡穎卿書中的一段話,描寫她的大女兒在十歲時改受英文教育,所受的挫折和面對的勇氣。她說:

「在那面對困難、一心要突圍而出的幾年中、我們總是無法花心思去刻意關照自己曾有的委屈或傷心。時間很少,要努力的事卻這麼多,任何多餘的耽擱,對我們來說都是奢侈的揮霍。」

這些話剛好準確的給予現在的我強大的力量。

當LJ說我們應該try 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時,他很清楚的說:「我相信自己。雖然結果如何,有些因素不能操之在我,但是我知道我會專注於我可以作的、一步一步的作。」

其實,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而已。一個自重的心態。不忘記自己過去得到過什麼樣的呵護、受到過什麼樣嚴格的訓練、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以及因此而有的對自己的期待。

因為想通了這些,我從文章開始,就把「壞消息」加上了引號。好和壞,其實是未知數。我們決定在這段過渡的時間,每天紮實、認真、開心的過日子。

雖然不知道結局是什麼,但是我忽然覺得自己很「強大」。雖然有嚴厲的挑戰,但是我知道認真面對這個變局,眼前就是豐盛的人生。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Boys and Girls



4 years and 8 months

Yoyo 看到一張芭蕾舞教室的廣告,發出驚嘆的聲音:「媽媽!你看!他們看起來好開心啊!」他邊說,邊指著廣告上一群穿著芭蕾舞衣的女孩。我好奇了:「你想去學芭蕾舞嗎?」他立刻否定這個想法:「我不是女生!」

「男生也可以跳芭蕾舞啊!」媽媽說。
「為什麼?」悠悠問。
「也有男生跳芭蕾舞的啊!」
「但是比較少。」他堅持。
「比較少,但是也有。」媽媽也堅持。
「為什麼比較少?」他追問。

媽媽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悠悠頓了一下,自己回答:「我知道。Boys like bad guys and girls like castles.」

Wow! 我想這是他第一次作了一個有很明顯的性別區分的陳述。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小心機



4 Years and 7 Months

踢足球的時候,悠悠很氣他的死黨好朋友 Jacob 不停的跟他作對(其實是因為兩個人剛好分在互相抗衡的兩隊…),於是非常沒有運動家精神的不停找碴。兩個人很快就拉拉扯扯的吵了起來。到了練習時間結束,教練發糖果時,難兄難弟排在最後。輪到 Jacob 時,他學著前面的小朋友:「我想要橘色的。」教練拉下臉來回答: “No picking colors for you today. You and Yoyo have been silly all the time.” (「你今天不能選顏色。你跟悠悠兩個人,今天一直胡搞。」)。接著換悠悠了,他搶在教練開口之前說話: “Coach! I don’t need to pick colors today.”(「教練!我今天不必選顏色。」) 教練板著的臉馬上破功,忍不住笑了出來,回頭看看我。「你兒子怎麼回事啊!」我想他可能是這個意思。

睡覺時間到了。悠悠央求爸爸再給他看「一~~~~小小段」電影就好。爸爸先是連說了好幾次不行。接著忽然說:

「那不然我們猜拳!」
(還有這樣的喔!媽媽我在一邊不以為然。嘖~嘖~)
悠悠立刻心花怒放的答應。
(媽媽想:完蛋了… 可憐的爸爸…)
還好善良的爸爸這次有了警覺性,開口問:「那是怎麼猜?」
於是悠悠也善良的解釋一番:
「I have an idea. 就是這樣:如果你贏了,那我們就再猜一次。如果我贏了,那我們就看一小段電視。All right, Daddy?」

我常常想,這些讓人好氣又好笑的小心機(也可以說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快速反應),到底是哪裡學來的啊!爸爸媽媽可是老實人哪。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Ben 10



4 Years 6 Months and 2 weeks

悠悠這幾個月來最迷的就是Ben 10 了。

接他放學時,他說,那一天的Show and Tell (從家裡帶一個東西到學校,藉著東西說故事的幼稚園活動),Thomas帶了一個Ben 10 的玩具。他牽著媽媽的手,走在彷如『花樣年華』場景的上環樓梯道,以一種非常感慨的口吻,娓娓道來:「你知道嗎,媽媽!去年耶誕節的時候,Santa 送了Thomas五個Ben 10 的玩具!五個!!媽媽。」媽媽不喜歡所有有比武姿勢、還是爆炸打鬥場面的故事;準備隨意帶過。只「嗯」了一下。又走了一段下坡路,黃昏的色彩濃了起來,他抬頭問我:「為什麼Santa一個禮物都沒有送給我呢?」

在家裡,當他作了爸爸媽媽鼓勵的行為、或是挑戰了自己原先作不到的事,我們就畫一張one credit 的支票給他。five credits可以買一本書;eight credits可以買一張DVD;ten credits 可以有一個玩具。他常常好笑的對著7-11門口的扭蛋機發誓:「下一次我有ten credits,我就要來買一個這個!」然後總是在收集到five credits時改變心意:「我今天還是買書好了!我下次再收集買玩具。」

最近他為了Ben 10 的DVD,好不容易『突破了書本的誘惑』(從他的小腦袋看來…),忍耐著集滿了eight credits。也終於等到媽媽有空帶他去找DVD。到了時代廣場的Page One,竟然幾乎沒有Ben 10 的商品。他對著偌大的童書童玩區,再一次發出深沈的感嘆:“Mommy, I think I know why. Thomas has bought all of them.” (「媽媽,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沒有賣Ben 10。因為全部都被Thoams買走了!」)

最後我們在另外一家影音專賣店找到了他夢寐以求的DVD。結帳時我跟老闆閒聊:「什麼年紀的男孩會迷Ben 10啊?」老闆糾正我:「不只是男孩,女孩也很迷。」「大概就是像你兒子這種年紀囉!三四五歲啊!」我嚇了一跳,本來以為我兒子太早熟...老闆繼續分享:「如果是七八九歲,就不喜歡了,喜歡歌舞青春!」

我看他抱著Ben 10 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忘我的研究著。想著:每一個小孩都是很想要趕快長大的吧!四五歲喜歡,十歲、十五歲的Ben 10;八九歲就可以醉心於高中生的青春活力了。

"It’s hero time!” Ben 10 說。

曾幾何時,跑一跑,總會回頭叫我:「馬麻~嘛!」的小寶貝,已經立志要拯救世界了。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The Value of Home Town -- Some Thoughts



Dear PP:

我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林懷民的訪問。(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801210091+98012107+0+185520+0,00.html)
我覺得他說的,就是我那天所提到,「沒有很多摩天樓、市容舊舊的台北/台灣」有希望成為的樣子。林懷民的想法,也是我覺得台灣最珍貴的東西。不一定要成為下一個紐約,作一個「靜定、素樸、有生命力的『小城』」,也很好。

我現在已經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我覺得,可以的話,有一天我還是會回台北生活。不是因為這個地方有多好,或者是因為她比New Jersey 或是 Hong Kong 更好,而是因為她是我的 home town.

有幾次我們提到所謂中華民族這個群體。不知道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不信仰國家(nationalism) ,但是我信仰土地。凡是住過的地方,都是有感情的。台北、New Jersey、北京、西安、香港;都是。對我而言都是眾多的家之一。但是台北市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是我的親人朋友的城市。也是我投入最多感情的地方。而我,跟你一樣,也有「知識份子」的癖好,自認我對這個城市有責任。

那天你還問我,我認為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運,還是是什麼價值或是制度的成就。我也不能很好的回答。不過這兩天因為Obama 的就職演說的關係(http://www.nytimes.com/2009/01/20/us/politics/20text-obama.html?scp=1&sq=inauguration%20address%20text&st=Search),我又看起林肯的蓋茲堡演說(http://www.loc.gov/exhibits/gadd/images/Gettysburg-2.jpg)。然後我覺得,這個國家確實是有一些迷人的人。他們提出一些讓人信服的價值。不信仰國族,而信仰一種價值。可能是其中的關鍵之一。(當然,美國的理想跟現實也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ps/ 這些是我的一些感想,跟你分享。我也會放在我的部落格上。方便我以後繼續想... 希望你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