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一個人去北京吧!



4 Years 1 Months and 27 Days

「媽媽,你一個人去北京吧!」到現在我都還不能完全想透他當時說這句話時的心情和想法。


十月十日一大早,我終於把延宕多年、但是也投下巨大心血的論文交了出去。當時並不覺得欣喜。只是惴惴不安、飄在半空中、既不想回首,也看不清前路。過了很多很多年了喔。接下來呢?

是在過了很多、很多天之後,才有一種緩慢沈澱下來的的真實感。

很快,美國的指導教授寄來了短籤:「十月底經過北京,來北京見個面好嗎?」懸在半空中的腳,好像找到了邁出步伐的方向。但是新的掛念,也立即攻陷了我整個思緒:悠悠會怎麼樣?

悠悠四歲快兩個月了,我們母子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晚。我不知道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我開始試探性的問他,想方設法讓他有充分的準備。

「媽媽要去北京工作幾天,你跟爸爸在香港度假好嗎?」
「我也一起去好了」他提議。
「可是我整天整天都要跟老師討論功課,你會很無聊ㄟ」
他沈默。
「我去北京的時候,你可以跟爸爸去海洋公園玩,好嗎?你可以帶爸爸去看水母?」他的眼睛開始閃著興奮的光芒。
「那我晚上要睡在火車(帳棚)裡,還要一直給爸爸扭扭扭(搔癢)」他自己加碼。想到可以不停的『欺負』爸爸,他激動了起來。

阿媽也打電話來關心:「你媽媽要去北京,你自己一個人睡覺可以嗎?你不用吃ㄋㄟㄋㄟ嗎?」「我媽媽去北京,我就長大了!」他相當不在乎的隨口回答。

我開始想,也許真正放不下的是我自己。也許這些準備是為了媽媽,多過於為了孩子。

偶然間找到一張很多年前的聖誕卡片。封面是一隻兩手背在背後,可愛的小貓。寫著:「你我的距離雖然好遠」。內頁是一株立體的聖誕樹和拉著彩炮歡欣鼓舞的小貓。一旁的文字說:「但我只為你一個人慶祝!Merry Crhistmas!」我把卡片送給他。告訴他:「媽媽不在的時候,如果你想我就看這張卡片喔!」「上面寫說:『雖然我們離得好遠,但是我們每天都要好開心喔!』」。

他對媽媽依然是深信不疑的年紀。小心翼翼的把卡片放在他的工作枱上,跟我確認:「你去一天就回來了,對不對?」我坦白:「是三天」。不忍心多說明:「是四天三夜」。

接下來的幾天,偶而就會看到他一個人,很嚴肅的站在這張卡片面前。或者只是沈思,或者把卡片開開關關,看著開心的小貓和聖誕樹一次又一次的跳出來。要去北京的前兩天,我跟他說:「媽媽過兩天要去北京了,我會好想你。但是我會加油喔!悠悠也要加油喔!」他露出笑容回答:「沒關係,我有卡片了啊!媽媽1, 2, 3 就回來了啊!」

他為我畫了一幅水彩,作了一本小書,要我帶去北京,想他的時候可以看看。然後讓我把他的依然圓圓的小臉、圓圓的肚子都照了特寫:想他的時候,可以親一下。

出發的前一天,媽媽和悠悠一塊洗澡。都洗得香噴噴之後,悠悠照例要求媽媽「無尾熊抱抱」。然後一起站在蓮蓬頭下沖熱水。媽媽努力抱著已經非常重的悠悠,搖啊搖的唱著小時候的催眠曲。唱完一曲,我把他放下來:「走吧!」還在浴缸裡,光溜溜的小人,忽然擺出一個非常調皮的姿態、露出很燦爛又豁達的笑容說:「媽媽,你一個人去北京吧!」

我呆了一下。不知道他為什麼忽然這麼說。

他那個調皮的樣子擺久了,有種刻意的喧鬧。在那張依然圓圓短短可愛的四歲臉上的豁達,看了幾秒之後,也有種不相稱的滄桑。他把頭低下來,安靜的說:「我也不知道啊!媽媽,你就一個人去北京吧!」

那天晚上他躺在我的臂彎裡,才說:「你都沒有告訴我,為什麼你要一個人去北京。」他加重語氣。是啊!從來天涯海角我們都是一起去的。

他說那句話的模樣和聲音,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裡。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媽媽才睡覺的小孩,從知道這場分離開始,一次都沒有說過:「不行!你不可以去。」也一次都沒有哭過。我覺得他好像有什麼特別的特質,很好奇。一方面他的不安從各種細微處可以實在的感覺到;一方面他好像很好強,隨時都準備好咬牙挑戰自己:「沒問題!我可以的。」

要道別時,我送他去爸爸的辦公室,跟爸爸一起上班。在辦公樓前,爸爸把他抱在手上,我坐上計程車,揮手跟他說再見時,他忽然舉起雙手,很大聲很有元氣的說:「加油!媽媽!!」然後,計程車轉過轉角,看不見那對父子了。

後來我真的一個人去了北京。在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巨大城市,批命的奔波,拼命的看,拼命的聽,拼命的問,拼命的寫。每一分鐘都彷若十年,一點都不累,有一種把自己完全榨乾了的痛快。

我作研究和寫作,一共花了八年的時間。這次去北京作一個結束,是四天。那八年,彷彿是一個人在自己虛幻的世界中天馬行空,偊偊獨行;這四天恰好相反,每一剎那都像一記重錘,紮實的讓人怦然心動。八年和四天,是不成比例的時間長度。但是那慢慢悠悠的長和來不及眨眼的快,一樣深刻,一樣讓我珍惜。

我有時候想到因果:沒有那八年,一定也不會有這四天。

在北京的登機口等待回香港的飛機,打完了最後一通電話,終於安靜下來的時候,悠悠說那句話的模樣和聲音,又出現在心裡。

「一個人去北京吧!」

這句話和這個小人,剛好處在讓我難以忘懷的八年和四天之間。我忽然覺得,他好像知道這是一個開始。比我更清楚:時間在我猶豫的時候,已經毫不偏心也毫不遲疑的前進。開心或不捨,生活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他也比我早一步面對,這種必然:有些事情,就是需要獨自一個人完成。不論是媽媽要走出長久蟄伏耽溺的遺世獨立,或是他要一個人面對成長中不斷出現的、莫名的怪獸、巨人和關卡。

「出發吧!媽媽。」他好像這樣說。


註:附圖是悠悠畫的自畫像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思念



4 Years and 15 Days

搬家到香港,對剛滿四歲的悠悠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戰。我是眼見他彷彿小時候學步一樣,一點一點的克服時,才知道的。

他想交朋友,但是語言不通。

新家的社區,有一個好玩的遊戲室。大大的球池和溜滑梯,吸引很多小朋友在這裡逗留。十八號到香港。十九號我們去球池玩。悠悠發現有三個姊姊躲在滑梯下聊天玩耍,很開心。試著想要加入他們。但是他的「引人注目」的作法,有點像是「來亂的」。姊姊當然是不屑一顧。過了一會我聽他說:「那這樣好了!你們告訴我,你們想玩什麼,我也告訴你們,我想玩什麼,好嗎?」姊姊說了一串廣東話。悠悠有點沮喪的說:「我昨天才搬來香港,我聽不懂你的香港話啊!」然後就聽到帶頭的姊姊用生硬的國語說:「我們不想知道你想玩什麼。」

過了兩天,到九龍去找高中同學。同學家的兩個姊姊,既會講國語,又很善良貼心。悠悠簡直樂壞了。我看著他在極度愛睡的午後,安安靜靜的跟姊姊坐在地上作勞作,欣賞姊姊為他作的包包和小鞋子。從他專心的翹起來的小嘴,知道他心裡踏實。

悠悠是非常喜歡以語言表達的小孩。不能暢所欲言,顯然是一種試煉。

到了學校,大家說的是英語。他一樣不通。我問他,你的同學叫什麼名字啊?他說:「有一個黑的、一個白的、還有一個捲捲頭的」。接著又說:「有一個女生,她的頭髮綁在後面。我們一起玩,很高興。我想跟他作朋友。但是我們還不是朋友。」我說:你可以自我介紹啊!「我叫悠悠。你叫什麼名字呢?我們一起玩好嗎?」多玩幾天就熟了。他說:「可是我有點忘記她長什麼樣子了。我們班有兩個頭髮綁起來的女生。我看他們綁頭髮的那個東西,就認得了!」我一方面覺得好笑 – 明天換一個綁頭髮的怎麼辦啊?!一方面也瞭解到:在這個新環境中,很多人都有他不熟悉的特徵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名字。除了語言之外,這些也都在他交朋友的過程中,增加了挑戰。我想像一個四歲的小孩,如何在撲面而來的新的聲音、影像、習慣、以及各種生活的密碼中,鎮定的揮手跟媽媽說再見,自己搭上校車去上學。而且還每天快快樂樂的期待著上學的時間。忍不住在心裡豎起大拇指,跟他說:「Good Job!」
然後再在心裡,想像自己給他一個擁抱:「心肝寶貝。」

他也很想念台灣。要離開台灣前,他跟阿媽說:「你可以每天晚上都來我們家洗澡吃飯跟我玩啊!」看到海上的小島就說:「我看見台灣了。」看到窗外港灣對面的海洋公園,又說:「我們坐飛機去玩吧!」來香港一個星期之後,我們去他很熟悉的Hong Kong Disneyland,結果他很困惑,因為我們沒有先坐飛機就到了!然後我才發現,對於自己要搬家到香港,可以侃侃而談甚至做出各種計畫的小人,其實對時間、空間、距離都只有模糊的概念。這些都不確定,搬家到一個新的國家新的社會,是多麼大的變動啊!我心裡感謝他對爸爸媽媽的信任。

你問他想念台灣嗎?想念阿公阿媽嗎?他有點為難。想念對他而言,是新的人生經歷。還不太確定那是什麼。情緒也是要學習的吧?我揣摩著。

今天早上我們在說一本有關Human Body的書時,說到睡覺時大腦其實還在運作。他忽然說:「我上學坐school bus時,我的大腦裡面有台灣、還有台灣的朋友」。他的眼光平靜的看著我。

但是,穿過他清澈的眼睛,我看到那一個小小人,坐在school bus 上,昏昏欲睡。如何瞇著眼看著波光灩瀲的維多利亞港,腦中浮現台灣的一幕幕。還不懂得什麼是思念的人,卻精準的白描:「我的大腦裡面有台灣還有台灣的朋友」。有一點點不捨。

一點點。

因為我想有什麼辛苦都很快會過去。然後一扇新的門就打開了。剛到一個新的地方,挫折是難免的,因為人往往很容易注意到「失去」的。不過我們三個人都努力的想好的地方,衷心感謝新的經歷「給予」我們,還有我們的家人朋友的。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給高中同學的遷居短籤




Dear Friends,

我和悠悠八月十八日已經搬到香港和悠悠爸爸會合囉!雖然家當還在海上、許多的事情有待一一處理,生活中的變化毫不遲疑的接踵而來,但是已經漸漸習慣這裡的風景、溫度、濕度、光線。香港生活的最初,最幸運的事就是有邦邦囉!透過親切的這一家人,看見香港的許多好處,很感恩。

昨天晚上我們一起逛港大,回程時三個小孩擠在被悅悅和忻忻戲稱為「監獄」的休旅車最後一排。在薄扶林的山光水色之間,三個小孩不知在玩什麼,好安靜。我忍不住回頭,看到三顆小腦袋擠成一團時,腦海中忽然出現高三時的教室、窗戶、走道的矮櫃、還有穿梭期間的我們。看著我們的小孩可以一起玩耍,互相作伴,覺得這樣的人生真的已經很幸福。

爸爸的工作很穩定、悠悠星期二就要開學、向來悠哉頹廢的我,學業終於也趨近終點,感覺生活正在進入下一階段,像是窗外的東博寮海峽破曉的天光。

Keep in touch.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Yoyo Happy (續:「我不是想畫畫送給他們」)



3 Years 10 Months and 8 Days

爸爸在香港的日子,我和三歲的悠悠睡前常常一邊聊天,一邊唱歌,直到兩個人都闔眼睡去。昨天剩下最後一絲絲意識時,我看著他近在眼前的小臉,衷心感謝的告訴他:「媽媽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一張開眼睛就看到悠悠可愛的臉。」

悠悠笑了。然後學著我的口氣說:「媽媽你知道我在學校最幸福的事是什麼嗎?」他自問自答:「就是老師、還有同學、還有學校。」說得真好,好感動。

他自己傻笑了一會兒,忽然露出很害羞的表情,好小聲的說:
“Yoyo happy.”

過了一下下,加強語氣,但是依然非常小聲、非常害羞的再說一次:
“Yoyo yes happy.”

心裡的感動與震撼,不是他竟然已經能認得幾個英文字、會自己組合。而是他那種由衷的幸福感,還有對自己的快樂的珍惜。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我不是想畫畫送給他們」



3 Years 9 months and 26 days

六月二日,是悠悠上學的第一天。

不出我們所料,他適應得非常好。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一走進學校的大紅門裏,他的眼睛就散發出好奇的光芒,左看右看,開心的在教室裡張望,很快選定他想玩的遊戲,一刻都沒浪費的就專注在他手頭的「工作」中。

媽媽在電梯間,透過兩層玻璃,墊著腳尖,困難的想要多看一點點悠悠的身影,期待著他會不會抬頭,給一個開心的笑容。很快就放棄。驕傲的(也是認命的)想著:我的眼光,從今而後,不只是要開心迎接他飛奔而來張開的雙臂,也要安靜的守護他的背影。

很快就過了三個星期。距離悠悠離開這個幼稚園,也只剩下五個星期的時間。悠悠上的是幼稚園的 Summer Camp,只有八週。之後,就要隨爸媽搬家去香港,進入另一個幼稚園的K2 (第二年)上課。

看著三個星期以來,悠悠每天早上都好開心的去上學,每天晚上都好滿足的教媽媽他在學校學的歌、認識了哪些新朋友,玩了什麼遊戲、還有如何調皮搗蛋等等。我不禁替他擔心即將到來的別離。

睡前躺在床上,我告訴他,再過幾個星期,學校的課程告一段落,他就要跟朋友老師說再見。等我們搬家去香港,九月會在另一個學校上課。悠悠沈默了片刻。很直截了當的問:「為什麼?我很喜歡我的朋友老師。」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告訴他:「你可以畫一些圖畫、卡片、送給他們,告訴他們很高興認識他們…」悠悠又是片刻沈默,然後加強語氣,很認真的回答:「可是我不是想畫畫送他們。」「我是想要再去上學,跟他們一起玩。」

縱使他還是這麼一個小小孩,我也毫不模糊的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他那一刻情緒的強度。

因為我們對人生的選擇,不管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幼稚園,都讓悠悠當了標準的轉學生。想到他這麼開心的接受人生的新局,卻要很快面對離別的滋味,心中很不忍。但是也很高興,他身邊有這麼多友善的人。希望他能感受到不論是八個星期或是一生一世的緣分,父母、家人、師長、朋友的善意與愛都一樣真實,一樣值得珍惜。滿懷這些禮物,開開心心的向前走去。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活在當下



3 Years and 9 Months

時常,當悠悠即將和爸爸或是其他親朋好友出門去玩,而媽媽我得要留在家裡工作時,我心裡總會泛起一陣捨不得、有點自責、有點羨慕、也有點失落的情緒。然後,就會忍不住一把抱住正在忙著玩耍或是跑來跑去的悠悠。對他說:「悠悠!媽媽好想你啊!」最近,當媽媽又這樣癡癡的跟悠悠說話時,他會眨一眨他的長睫毛,善體人意的給我一個「把臉臉擠扁」的抱抱,然後用一種最白目又有哲理的口氣說:「媽媽!我還在這裡啊!」。

小孩真的是最懂得「活在當下」的人了。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三歲的和善



3 years 5 months and 25 days

悠悠有時會在好像完全睡著了好幾分鐘之後,又「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跟爸爸媽媽分享他的一些想法、感覺、和故事。這些介於日常作息與夢境中的故事往往特別動聽,是白天要他說一說「今天的故事」時,聽不到的。

昨天晚上他又說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媽媽你知道嗎?瑋瑋(註:保母家一歲十個月的弟弟)現在已經可以跟我說話了喔!他說的話我都聽得懂。只有我聽得懂!他如果說:『背包』,那就是想要看我的背包。我就拿給他、借他看。他如果說:『陳媽媽 』(註:對保母的稱呼),那就是要我帶他去找陳媽媽,要脫褲褲上廁所。他如果說:『車車』,那就是想玩車車,要我幫他拿車車。因為他不知道車車收在哪裡,而且太高了,他拿不到。這樣你懂了嗎?媽媽。」

聽他這樣解釋,才發現原來語言是這麼神奇的東西。簡單的「背包」、「陳媽媽」、「車車」有這麼豐富的意涵、想法、動作、慾望。

另一方面,我很感動他對弟弟的溫柔。也很驚訝。悠悠一向喜歡跟年紀大很多的大哥哥玩。還以此把人作二分:「有一些人是喜歡跟大哥哥玩的,有一些人是不喜歡跟大哥哥玩的。」沒想到他對小小孩也有這麼溫柔的一面。

悠悠是一個quick-tempered同時很expressive的小孩。不知是天生的氣質還是我們給他的環境,他的表達方式,開心、委屈或是生氣,常常是像巴里島的傳統舞蹈那麼的誇張。因此不熟的朋友常常會瞠目結舌,不知道這個小孩怎麼了。善良又正直的朋友和家人,也會提醒我們要慢慢的教導他作一個和善的孩子。

說不清楚為什麼,聽了他這一段溫柔的「床邊故事」之後,我忽然覺得很感恩。很高興自己有機會可以看到他的各個不同的面向。覺得很有榮幸,作為他的爸爸媽媽,我們有機會透過他這一面明鏡,慢慢的改變自己、作他的表率、慢慢的和他一起成長。我想起用來跟他玩捏塑遊戲的蜜蠟土。每次把蠟土捧在掌心,等著臘土軟化時,心裡總覺得很安靜、還有一點關於將要揉捏出新成品的期待。以後面對悠悠又著急時,要提醒自己,像捧著蠟土那樣,捧著這個寶貝,然後慢慢的、安靜的變化他(還有自己)。


圖片附註:陽台的九重葛花謝了,悠悠一朵一朵的撿起來,收集在杯子裡,送給媽媽當禮物。說:「悠寶不在家時,花花陪你作功課。要記得把窗簾打開,讓花花曬太陽喔!」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Because He Loves You

3 Years, 4 Months and 26 Days

很多時候善意的關心,不一定會帶來好的影響。或者說,在短時間內,不見得會有好的後果。

上個星期我就因為一句善意的關懷,而忽然鑽牛角尖的自我批評起來。忽然不是很確定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負面的情緒像是大浪打來,很快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也許是太焦慮了,我竟然跟悠悠討論起自己的心事。結果更出乎我意料之外,三歲的小孩也可以是非常棒的顧問啊!



星期天的早晨,悠悠剛醒。頭髮亂亂的、圓圓的眼睛好像還在回想剛剛的夢境。我過來給他一個抱抱親親早安。也不知為什麼,忽然就開口了:

「悠悠,媽媽很擔心ㄟ,因為我答應老師要作完的功課都沒有作完,不知道會不會被老師打屁股?」

悠悠伸出被窩裡暖暖的手,摸摸媽媽的臉:「沒關係啦!你告訴老師你不是故意的」

雖然不能這樣說,但是好像也有點道理… 讓我忍不住追問…

「可是,我也答應悠悠二月要帶你去美國、去麗琴阿姨家。你知道嗎?二月已經快要到了,可是我們還不能去。因為媽媽功課還沒有作完…」

「那就三月啊!」悠悠非常爽快的回答!還報以一個開朗的笑容。

我已經有點撥雲見日的感覺了,心裡對他開始五體投地,虔誠的再卜一卦:
「媽媽還是很擔心啊!擔心我的老師會不會對我很失望?會不會覺得我真是一個壞學生?」

「不會啦!因為她很愛你啊!」是一種小小孩的最真誠的態度。



這樣子,媽媽怎麼還能自稱沒精神還是充滿挫折呢?我們馬上從床上跳起來。然後,「活力八寶老師」(悠悠給自己封的稱號),又帶著重新活過來的媽媽,作他自己發明的暖身加油操!一、二、一、二、加油!加油!!雖然都是一些劈腿啊、下腰之類,老太婆作不來的動作,但是… 真是充滿朝氣全新的一天!!


我一直默默的把這三句問答記在心裡,心裡空下來時就複習一下。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對話。之後,當我跟教練說這一個小故事時,她在 “Oh! So Wise! So Cute!” 之餘,說了一句話,讓我瞭解到,這三句對話中,還有一個很重要(也許是最重要)的message,我沒有領悟到。

我複述了悠悠的話: “She won’t [be disappointed] because she loves you” 之後,教練說: “Oh! Your son said so because he loves you.”

是啊!有一個這麼美麗的家庭,不知道我還有什麼好自我懷疑的。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Reward Chart




3 Years 4 Months and 2 Weeks

這是悠悠的第一張 Reward Chart。爸媽的初衷是用此作為培養紀律的工具。希望透過適當的獎勵,可以幫助他建立一些好的習慣、改變一些壞的習慣。

我們鼓勵他如果:主動洗澡、刷牙、乖乖睡覺、吃飯守規矩、自己收玩具、控制生氣的情緒,就可以得到一顆星星。然後,我們根據他所表露的心願,為他畫了一些coupons. 每集滿一欄(每一種類別都各有一顆星星)就可以得到一張coupon (也有價值兩欄星星的coupon). 爸爸媽媽互相約定好:絕不以星星作為利誘或是威脅的工具。只在他每次自發性的達成目標時,盛大的來一個「畫星星」頒獎典禮。

悠悠相當的喜歡這些星星。每次畫星星時,他總是眉開眼笑、又唱又跳的。提醒他哪一列的星星比較少時,他也會火速的:「我現在馬上就去作!」然後一轉眼,又滿頭大汗的衝回來:「作好了!」

試行了幾天之後,發現效果相當的不錯。這些星星是他的「好人好事」visible的證據。他每次欣賞自己的的星星圖,總是開心的說:「我真的長大了!我怎麼有這麼多的星星啊!!」今天早上,又因為積極的自己刷牙而得到星星之後,悠悠對自己「真的長大了!」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歡欣鼓舞,竟然還去舉啞鈴(一手1kg),以證明自己「大哥哥」的身份…

還有意外的收穫:我們發現這個作法,不只教紀律,也教金錢觀念和價值。

更棒的是,得到獎勵的不只是悠悠,還有爸爸媽媽。透過畫星星的過程,我們每天都獲得好幾個正向思考的機會。才注意到:原來悠悠每天每天都作這麼多的好事!一個 Reward Chart,與其說是鼓勵小孩,不如說是讓父母看到小孩的優點和認真。

(說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獎勵制度,爸爸媽媽也是很認真的拿出看家本領,很當一回事的設計的。各位人父母和還沒、或不打算為人父母的親朋好友請不吝賜教啊!)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論民主



3 Years 4 Months and 13 Days

現在的家是一個坪數很大的公寓,但是有著很嚴重的問題:漏水。客廳、餐廳、主臥室都會漏水。而且主臥室的漏水就在床鋪的正中央… 每次「屋漏偏逢連夜雨」時,一家三口只好捲捲鋪蓋(真的是捲鋪蓋,中間還要捲一個悠悠!),搬家去悠悠的房間。

悠悠的房間,有一張單人床,地板上還放了兩塊榻榻米。每次下大雨的夜晚,三個人就睡在榻榻米上。悠悠喜歡把被子、枕頭、墊被依照他的美學觀點,鋪得像是迷宮般的防空洞穴。一邊說故事、點亮他的 Shrek 小燈、興致來時再打開 Mickey 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的投射燈,不安分的一會兒在彈簧床上跳啊跳的、一會兒在榻榻米上翻筋斗… 愛睡的爸媽雖然有點不堪其擾,但是也覺得有趣:從悠悠的角度看,這真是不輸給camping 啊!

所以他很喜歡邀請我們去睡他的房間。三不五時,就會提出要求:「今天我們睡我的房間好嗎?」但是,他往往都是在超過上床時間好久之後,才提出這個「最後的要求」。所以也常常被拒絕。悠悠是個性很堅持的人,往往毫不氣餒的一提再提,弄得睡覺時間也越來越晚…

後來我們決定採取民主制度:投票表決。所以每次他提出這個要求時,我們就要聚集三個人,提案:「今天晚上想睡悠悠房間的人請舉手?」然後,話還沒說完,就會有一隻小手 『咻!』的射向天空。完全就像是Harry Potter裡的Hermione 的翻版。一開始,悠悠以為只要「有投票」,就可以去camping 了! 常常開心了一兩分鐘,才知道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樣。有了幾次經驗之後,他瞭解到要有「很多隻手」才行。因為很可愛,爸爸媽媽總是帶著笑意看著他。雖然我們有時會串通好,配合他用力舉手,但是也常常吃了秤鉈的沒舉手。每次『咻』的射向天空之後,發現自己勢單力薄,悠悠就會開始請求爸爸媽媽:「你們改變主意嘛!我要你們改變主意嘛!」可是爸爸媽媽都下定了決心,各自把眼鏡放好、捲起棉被。

悠悠很清楚大勢已去,但是還不放棄的站在床邊哭哭。 那樣的時候,看著他一個人,小小的,穿著睡衣、站在只開了小燈的床邊掉眼淚:「你們改變主意嘛!」心裡實在是很不忍心,然後想:「也許他會學到,民主制度是有殘酷的一面的。」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2008的願望


(Picture Taken in Cortina D'Ampezzo, Italy)

在書上讀到一句話: “A major feature of daily rhythms is going in and out of solitude.”

生活其實一直在變化。總體而言,周圍的家人和環境也一直move forward. 但是, in solitude, 我的生活卻停滯了好久。因為一直在讀書、思考、寫作,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心裡就會波濤洶湧的有一些讓自己激動的想法和新的感受。但是,每日的routine、can do and can’t do 的事情,卻像是囚犯一般,一成不變。對這樣停滯、不發聲的狀態已經不耐煩了。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

也是在書上讀到的一句話:「自由的前提,其實就是紀律。」這個囚籠的鑰匙,就在自己的手上。


2008年,要把多年的努力作一個收尾。
Let go、驗收成果、Move forward.

2008年結束,三個人擠在一起看煙火的時候,希望我可以想一想這一年發生的事,然後覺得很安心。覺得自己有認真的過每一天;覺得對自己和家人,都盡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