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思念



4 Years and 15 Days

搬家到香港,對剛滿四歲的悠悠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戰。我是眼見他彷彿小時候學步一樣,一點一點的克服時,才知道的。

他想交朋友,但是語言不通。

新家的社區,有一個好玩的遊戲室。大大的球池和溜滑梯,吸引很多小朋友在這裡逗留。十八號到香港。十九號我們去球池玩。悠悠發現有三個姊姊躲在滑梯下聊天玩耍,很開心。試著想要加入他們。但是他的「引人注目」的作法,有點像是「來亂的」。姊姊當然是不屑一顧。過了一會我聽他說:「那這樣好了!你們告訴我,你們想玩什麼,我也告訴你們,我想玩什麼,好嗎?」姊姊說了一串廣東話。悠悠有點沮喪的說:「我昨天才搬來香港,我聽不懂你的香港話啊!」然後就聽到帶頭的姊姊用生硬的國語說:「我們不想知道你想玩什麼。」

過了兩天,到九龍去找高中同學。同學家的兩個姊姊,既會講國語,又很善良貼心。悠悠簡直樂壞了。我看著他在極度愛睡的午後,安安靜靜的跟姊姊坐在地上作勞作,欣賞姊姊為他作的包包和小鞋子。從他專心的翹起來的小嘴,知道他心裡踏實。

悠悠是非常喜歡以語言表達的小孩。不能暢所欲言,顯然是一種試煉。

到了學校,大家說的是英語。他一樣不通。我問他,你的同學叫什麼名字啊?他說:「有一個黑的、一個白的、還有一個捲捲頭的」。接著又說:「有一個女生,她的頭髮綁在後面。我們一起玩,很高興。我想跟他作朋友。但是我們還不是朋友。」我說:你可以自我介紹啊!「我叫悠悠。你叫什麼名字呢?我們一起玩好嗎?」多玩幾天就熟了。他說:「可是我有點忘記她長什麼樣子了。我們班有兩個頭髮綁起來的女生。我看他們綁頭髮的那個東西,就認得了!」我一方面覺得好笑 – 明天換一個綁頭髮的怎麼辦啊?!一方面也瞭解到:在這個新環境中,很多人都有他不熟悉的特徵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名字。除了語言之外,這些也都在他交朋友的過程中,增加了挑戰。我想像一個四歲的小孩,如何在撲面而來的新的聲音、影像、習慣、以及各種生活的密碼中,鎮定的揮手跟媽媽說再見,自己搭上校車去上學。而且還每天快快樂樂的期待著上學的時間。忍不住在心裡豎起大拇指,跟他說:「Good Job!」
然後再在心裡,想像自己給他一個擁抱:「心肝寶貝。」

他也很想念台灣。要離開台灣前,他跟阿媽說:「你可以每天晚上都來我們家洗澡吃飯跟我玩啊!」看到海上的小島就說:「我看見台灣了。」看到窗外港灣對面的海洋公園,又說:「我們坐飛機去玩吧!」來香港一個星期之後,我們去他很熟悉的Hong Kong Disneyland,結果他很困惑,因為我們沒有先坐飛機就到了!然後我才發現,對於自己要搬家到香港,可以侃侃而談甚至做出各種計畫的小人,其實對時間、空間、距離都只有模糊的概念。這些都不確定,搬家到一個新的國家新的社會,是多麼大的變動啊!我心裡感謝他對爸爸媽媽的信任。

你問他想念台灣嗎?想念阿公阿媽嗎?他有點為難。想念對他而言,是新的人生經歷。還不太確定那是什麼。情緒也是要學習的吧?我揣摩著。

今天早上我們在說一本有關Human Body的書時,說到睡覺時大腦其實還在運作。他忽然說:「我上學坐school bus時,我的大腦裡面有台灣、還有台灣的朋友」。他的眼光平靜的看著我。

但是,穿過他清澈的眼睛,我看到那一個小小人,坐在school bus 上,昏昏欲睡。如何瞇著眼看著波光灩瀲的維多利亞港,腦中浮現台灣的一幕幕。還不懂得什麼是思念的人,卻精準的白描:「我的大腦裡面有台灣還有台灣的朋友」。有一點點不捨。

一點點。

因為我想有什麼辛苦都很快會過去。然後一扇新的門就打開了。剛到一個新的地方,挫折是難免的,因為人往往很容易注意到「失去」的。不過我們三個人都努力的想好的地方,衷心感謝新的經歷「給予」我們,還有我們的家人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