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金錢觀



6 years and 3 months

我們希望悠悠上大學之後, 可以在經濟上為自己負責。 但是, 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教他, 讓他能準備好這個將來的獨立.

只知道這絕對是一個關乎想法和態度的事。

最近他有時候會感嘆: 「好不公平!小朋友都不會賺錢。」我一方面想:他至少知道了錢不是自己掙來的, 不能隨意支配。

但是要怎麼樣教他:會掙錢的人, 也是不能隨意支配的。 怎麼教他懂得珍惜? 怎麼教他我們身處的世界, 雖然有很多東西需要錢來換, 但是也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是不以錢來交易的?怎麼教他懂得生活的快樂, 懂得判斷事物對自己的價值?並不是東西有價值, 我有錢, 就要隨性去換取?

我一直覺得教小孩理財這個想法實在有點莫名。 難道我們都期望小孩應該要去賺錢?不然的話, 需要管理的財是什麼呢?我喜歡汪培珽說的:「對於不會賺錢的小孩而言, 首先要學會的只是珍惜每一分錢而已.」怎麼教小孩珍惜和吝嗇的區別呢?

說到底, 也許是 「愛物」和「惜物」的心. 還有「紀律」。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知道為什麼選擇透過金錢去獲得; 是愛物。 選擇的東西, 一直用最初的心情對待, 不忘掉放棄那個眼光那顆心; 是惜物。 在這個金錢和消費的年代, 不隨意輕忽這些態度; 是紀律。

上週末和剛剛經歷人生大喜大悲的好友去山頂爬山。 下山和吃晚餐的空檔, 我們陪悠悠在餐廳旁的影音店流連了一會兒。 飯吃一半, 悠悠忽然發現朋友買了幾張CDs。 他馬上無限委屈的大叫:「不公平!為什麼你可以買, 我不能買?」「因為我會賺錢啊!」朋友說。

覺得有道理但是嚥不下這口氣的悠悠更大聲兼淚眼汪汪的說:「不公平!我不會賺錢. 但是你可以買給我啊!」

我們跟悠悠說了半天的道理, 他還是覺得委屈。

朋友忽然很平靜的問他:「你知道今天幾月幾號?」

「十二月十一」

「你知道阿姨是從今年的第一天開始就都很認真很認真的工作, 所以我到今天, 才可以買這幾張 CDs 給自己獎勵嗎?你知道這樣是多久嗎?」

確實知道這樣是多久的悠悠, 一下子傻眼了。 不知道怎麼回答. 只剩下虛弱的抗議:「還是不公平。」

朋友又很平靜的說:「那這樣吧!我來跟你約定一段時間:你設定一個三個月的目標. 如果三個月到了, 你完成目標, 阿姨就買你想要的 Ben 10 DVD 給你。」

三個月對六歲而言完全不輸天長地久。 悠悠快哭了。 但他耐住性子, 開始協商這個驗收的日期。

他說要短一點。 阿姨說:「可以。那時間短一點, 難度小一點, 獎勵也要小一點。」

他說那不要三月十一日,二月十一日好了。 阿姨說:「可以。二月十一日也是短一點, 那獎勵也還是要小一點。」

最後悠悠接受了這個挑戰。他設定的目標是在這三個月之間,他的每週英文拼字測驗,一個都沒錯。(這確實是一個不能有閃失的遠大目標。然後爸媽還很冷血的加上「還有會唸一本你自己選的中文故事書」。)

雖然有時候想起那個多出來的「唸一本中文故事書」,他會有點想哭。 但是他基本上沒有反悔。有時候還看他為了這個三個月的約定,陷入一種「讓我來好好想想怎麼辦好」的沈思中。

我非常非常的感謝朋友。她沒有因為不常見面,就像很多長輩,很疼孩子的說:「你想要什麼,阿姨買給你。」

還有,她以一種簡單明瞭的方式, 讓悠悠理解了付出可能有的長度和難度。特別是長度。

理解了「賺錢」不是只是 “You can,” “you do,” so “you have.” 中間是有思考、有下決心、有選擇的。

希望在悠悠上大學之前, 我們可以和他一起學會我們認同的金錢觀;也一起練習過該有的紀律。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The Second Shift



最近我在想我對婚姻和家庭責任的看待.

一開始的感觸, 源於上周末在淺水灣海灘的 party. 系上的聚會, 幾個老師各自帶著家人前來, 大家在夜色下, 閒聊, 說笑. 看著每個人的剪影, 我在心裡讚嘆: 為什麼每個同事的家人 – 先生, 太太, 小孩都那麼的自在那麼的讓人喜歡. 忽然明白為什麼我會那麼的喜歡這個系上的人. 看著他們有禮, 幽默, 可親的家人, 我知道他們背後的堡壘所擁有的溫暖.

我常常把自己的每一天的生活區分成 “教書” 和 “家庭” 兩種 ”工作”. 和保母約定的時間到了, 該兼程趕回家時, 我開玩笑說: “該去作我的 second shift 了!”

Second shift 指的是輪班制的工作. 指的是有些人因為經濟的因素需要有兩份工作. 做完白天的工作, 又接著再進工廠上夜班. 我開玩笑的用這個被工作追著趕的形式來形容我的生活.

但是在海灘上看到同事的家庭時, 我忽然理解到這個工作的比喻有多麼不對.

Second shift 只是強調了 ”花用” 掉的時間(與勞力), 卻沒有描述了累積的成果. 有時候, 我羨慕單身的同事, 可以有兩倍三倍於我的時間在學術的專研或是教學上. 但是, 換個角度想, 家庭, motherhood 並不是一去不返的時間或是金錢. 比較像是一個作品. 一個我每天, 每天, 都耐心的用大量的時間雕塑的作品.

不會每天我都有機會看著在夕陽下, 一起堆沙堡, 一起笑鬧的老公和兒子. 不會每天我都有機會欣賞這個半成品那份讓我驕傲的美. 但是它在那裏, 密密實實填滿我人生的每一個部分.

我反過來同情單身的同事.

不過, 當然, 這樣的態度 – 有關我們生活的社會如何假設每個成年人都該有孩子該經營自己的家庭 – 也不對.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人生組成; 不同的 "second shift (or beyond)".

婚姻, 家庭, 都不應該是一種 "預設的缺憾".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Year 2 Resolution



5 years 11 months

昨天的晚餐桌上,我問悠悠對自己的二年級有什麼期待。有什麼希望自己可以好好投入的、有什麼想改變的。

我們一起回想了一下,一年級結束時 Miss Pitts 給的建議。悠悠一邊吃著鰻魚飯,一邊姿勢豐富的說:「妳知道嗎?我的數學是最棒的,探索 (inquiry) 也很棒。中文的話,我本來就是說中文的啊!沒問題。電腦我也很棒。音樂的話,因為音樂老師好瘋狂,所以我也好喜歡!」

信心滿滿的最後,他放下吃鰻魚飯的湯匙,音量忽然調小的說:「但是我 PE (體育課) 就不棒。體育課我的成績是 3 (generally fine, did well at what he is interested in, but can improve),因為我都不想回答老師的問題。」「為什麼體育課不想回答問題?」我問。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覆述了一次,在教室的課多麼有趣。

他提出三點想要在體育課改進的事:1. 想要嘗試回答問題. 2. 想要跑得快一點. 3. 想要能作到更高難度的平衡.

看他認真想要在體育課取得進步。我一方面覺得好可愛,想笑。一方面,歡喜他對各種課程一視同仁。

於是,我們認真的演練了一下,要怎麼樣舉手,老師才會給你回答問題的機會:要注意聽、 舉手快一點、堅定、不要一邊倒在地上、不要抓頭、不要邊聊天。最後,他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說 'Me! Me! Me!' Otherwise you won’t get the chance and may be asked to sit on the bench in the back.”

我還是忍不住笑了。顯然這個快六歲的寶貝對學校生活基本的理解都有了。開學的心理準備只是如何舉手。其他一切都是信心滿滿。難怪他對返校充滿了期待!

睡覺前,請出差中的爸爸在電話中給他一點精神講話。說話向來很精簡的爸爸只說了兩個字: “Have fun!”

看他睡前自己又清點了一次書包裡的東西、自己鋪好床、即使在極度興奮的狀態下,也很安靜的躺在床上,五分鐘之內就睡著。我知道他準備好要迎接新的學期了。

寶貝:我們知道你是一個勇往直前的孩子。祝福你,二年級,也充滿學習的驚奇和樂趣。

後記

開學第一天早上,我才想起來:他知不知道新教室在哪裡呢?我問悠悠。他很酷的回答我: “I can check the signs on the doors.” 好吧!雖然教室很多,但至少他不慌亂。

隨後我在鄰居的邀請下,臨時起意搭便車去學校看看。看到悠悠走到校長的面前,欲言又止。他後來告訴我:「我想是不是問一下 Mr. Hay, 2H 的教室在哪裡?」 果然是好膽量。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心意






2010/6/17 (Thu.) 5 years and 9 months

悠悠很愛花草和昆蟲。

這是從他只有兩三個月大時,就清楚了的事情。用BABYBJORN 的背巾背著他在民生社區的路邊等公車,平時總是動個不停的小嬰兒,只要可以看見被風吹動的樹梢,就一定立刻安靜。癡迷。

我常常被他各種企圖在公園裡抓蟲、在池塘裡撈蝌蚪、或是在路邊撿種子的舉動弄得不知所措:會不會髒啊?會不會有細菌啊?會不會被咬啊?都是媽媽經常擔心的。家裡吃的水果只要是有子的一定要留下來,不小心往垃圾桶一倒,馬上有人淚漣漣的,失去最心愛的布偶似的。窗台上永遠有五六種不知名的花草路樹的種子等待風乾。除了偶爾抓來的蚱蜢、螳螂、白蟻、蝸牛,家裡客廳的樟木箱上,拿類似培養皿的容器,養著七隻不怎麼愛工作的螞蟻。

昨天去看賽龍舟時散步經過公園,他從樹上抓了一隻蟬。受驚之下,蟬在他的手中唧唧唧唧唧的唱得好大聲。他歪著頭一臉又開心又害羞又好奇的樣子,真的,真的很可愛。

四月去日本時,在溫暖可親的日式旅館裡,我們忙著品嚐懷石料理,悠悠忙著把盤飾的花草畫下來。女中要收走空盤時,悠悠央求他留下一串紫色的小花。女中笑咪咪的說著我們聽不懂的日文,教他把小花插在一個很小的玻璃杯裡。細心的添了水。在房間的台子上供好。悠悠眼睛張得好大的樣子我無法忘記。「沒想到餐盤上的花不只可以留下來,還可以再次供養。」「沒想到一個手指頭那麼小的花和水杯,也可以那麼美。」不知道他想得跟我想得一不一樣。

這件事他一點都沒忘記。前兩個星期經過無印良品,他流連在衛浴用品的部門,央求我買一個本來應該是放蠟燭的迷你玻璃小杯。

早晨和爸爸去跑步時,他照例拿一個亂七八糟的塑膠袋,收集了一堆有的沒的花草回來。只見他拿出小杯,很慎重的擺弄。得意又靦腆的笑。「送給你的!」他說。擺在我們的餐桌一角。

花苞竟然開了。帶著他滿滿的心意。在母親的眼中,哪一個角度都好美。如果這是他感受世界和表達自己的方式,我衷心祝願他永遠有花草蟲鳥相伴。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實現




2009年的9月11日,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上大學的講堂。

上課前緊張的發抖,徹夜難眠。一站上講堂,卻好平靜。看看台下的臉,我靜靜的感動。

上完課,我一步一步的走,慢慢品味課堂的一切。嘴唇因為激動而緊閉,徒勞的想要扣住心裡滿溢的情緒。終於明白,多年以來我真正夢寐以求的是什麼。

夜色中回家。打電話時悠悠正在練鋼琴。他要我不要掛斷,要我聽他彈Roller Coaster, 還有 the Zoo。坐在雙層巴士上,我從紅墈火車站一路聽著他的琴聲,過海底隧道,過香港仔隧道,過深灣。裹著香港的車水馬龍和閃爍的夜色,單音的琴聲是上天給我的讚美。

他說:「媽咪你聽,一二三開始!」我開心和感恩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豐盛的人生


終於可以把下面這篇早已寫就的文章放上來,心裡有滿滿的感謝和繼續往前的動力。

以前沒有想過的挑戰,無從躲避的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當時寫這篇文章,希望幫助自己,不要徬徨。希望鼓勵自己,在這段過渡的時間裡,不只要過日子,更要每天開心的生活;珍惜這段意外得來的,一家人可以長相聚的時間。雖然不知道終點在哪裡,等待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但是知道一定會過去,不想要把時間浪費在擔心或是煩惱中。

很開心我們作到了。把這篇文章放上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走過這一程,就要往下一段路出發。很快,每天早上,我們三個人將各自出發,認真面對一天的工作和挑戰;每天晚上,我們都還能回到同一個小小的家,溫暖的相聚。這就是幸福了。

雖然現在說起來還太早,但是我確實感受到挫折給予人生的正向力量。


---------------------------------

2009/5/27 (Wed.)

小小的挫折令人灰心,大大的挫折卻能讓人堅強。

人生舞台的張力,有時候真的不輸給任何的戲劇。最近我們的生活裡,有讓人倒吸一口氣的巧合。我收到學校聘書的那天,LJ收到了公司的聘任終止信,而隔天是悠悠小學的「新生歡迎日」(Familiarization Day).

說來,對於LJ這一年在香港工作的嘎然而止,我們並不吃驚。從去年下半年,景氣變壞以來的各種跡象顯示,我們知道很有可能要面對這一個「必然性」 (eventuality)。兩個人已經多次討論面對的方法,只是我還是驚訝於時間點上的巧合。

LJ告訴我這個「壞消息」時,很鎮定。也許怕我擔心,甚至還帶著過份開心的笑意。我很佩服他面對變局的勇氣。看得開、放得下。他說擔心的時間已經過去,現在就是向前看。Try 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我也是試圖鎮定以對,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失眠了。想到「最壞的情況」,也許必須暫時和悠悠分離、也許會有一段時間,不能擁有一個只屬於我們的實體的家。我覺得心口塌陷了一大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處理。

但是慢慢的想,我還是佩服LJ在追求夢想上的努力;也必須肯定他的敢於作為和冒險,為我們的家庭所帶來的視野和樂趣。我們曾經有機會在美國定居,也曾經在台北有安逸穩定的生活,但是跟著LJ追求工作上的新的挑戰,我們在一年前來到一切都變化很快的香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在寂靜的午夜慢慢的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想我還是會選擇這條多變的路,來到今日的挑戰。

來到香港之後,一家三口各自面對自己的試煉。生活的變化又多又快,寫信給遠方的家人朋友時,很難說:「我們很好,一切如故」。一一的計較的話,事實上是好的發展和讓人擔心受怕的壓力,交織出豐富的日子。我畢業了,順利的找到工作、找到一個歸屬和一個發揮的舞台。悠悠幸運的遇上非常好的老師、除了以驚人的速度掌握語言、各方面的成熟更是常常讓我們感動。在上幼稚園不到一年之後,已經快樂的在期待暑假之後的小學生活。LJ的工作雖然遺憾的不能再繼續,但是在一天一天的努力中,他還是得到當初想要的經驗;經由這個過程,也為自己再打開了好幾扇窗。

在一片的不確定中,我們牽著悠悠的手去參加小學為新生和家長舉辦的歡迎會。老師開口第一句話就說:「恭喜你們!做為孩子最初的老師,你們已經把自己的工作作得很好。」之後在節奏分明的介紹中,老師簡短但是清楚的說明了悠悠將會面對的校園、學校的教育重心和家長的角色。我特別喜歡他們在一個小時多一點點的介紹中,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演說」(真的是又演又說!)閱讀的重要。家長的說明會結束,回到一年級的教室,我們接到一個眼睛閃閃發光的孩子,他好開心的告訴我們教室裡有什麼好玩的、還有跟新同學做了什麼。而這只是一個四歲多的孩子!感謝用心的師長,讓悠悠在踏出新的一步時,沒有一點膽怯、充滿期待。

參加完這個歡迎會,我知道我希望悠悠可以在這裡接受幾年的教育。我竟然忘了心裡的慌張,還覺得有點興奮 (excitement)。然後,我忽然知道了,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態度:用一種興奮的心情,面對眼前的變局。

這樣想的時候,對事情就有了比較全面的看法。LJ失去了一份工作、我得到一份工作、YY得到一個很不錯的受教育的機會。我的工作收入微薄、無以負擔一家的生計,但是卻是非常好的機會、一個近乎完美的舞台。如果沒有「超級幸運的」得到這個工作,我們的選擇會比較寬廣一點,去哪裡都不是問題。但是也因為有這個「超級幸運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有一個下錨的地方,一個努力的起點和依據。所有這些得與失,透過時間的巧合,有微妙的制衡關係。雖然我沒有宗教的信仰,但是依然覺得這好像是上天的試煉。拿走一些、同時給你一些,擺在眼前一時的「好」與「壞」,考驗我們衡量的智慧。

我像一個認真讀書的學生,在拿到有深度的考題時那樣,深深的吸一口氣,準備下手。

早上剛好讀到蔡穎卿書中的一段話,描寫她的大女兒在十歲時改受英文教育,所受的挫折和面對的勇氣。她說:

「在那面對困難、一心要突圍而出的幾年中、我們總是無法花心思去刻意關照自己曾有的委屈或傷心。時間很少,要努力的事卻這麼多,任何多餘的耽擱,對我們來說都是奢侈的揮霍。」

這些話剛好準確的給予現在的我強大的力量。

當LJ說我們應該try our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時,他很清楚的說:「我相信自己。雖然結果如何,有些因素不能操之在我,但是我知道我會專注於我可以作的、一步一步的作。」

其實,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而已。一個自重的心態。不忘記自己過去得到過什麼樣的呵護、受到過什麼樣嚴格的訓練、付出過什麼樣的努力,以及因此而有的對自己的期待。

因為想通了這些,我從文章開始,就把「壞消息」加上了引號。好和壞,其實是未知數。我們決定在這段過渡的時間,每天紮實、認真、開心的過日子。

雖然不知道結局是什麼,但是我忽然覺得自己很「強大」。雖然有嚴厲的挑戰,但是我知道認真面對這個變局,眼前就是豐盛的人生。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Boys and Girls



4 years and 8 months

Yoyo 看到一張芭蕾舞教室的廣告,發出驚嘆的聲音:「媽媽!你看!他們看起來好開心啊!」他邊說,邊指著廣告上一群穿著芭蕾舞衣的女孩。我好奇了:「你想去學芭蕾舞嗎?」他立刻否定這個想法:「我不是女生!」

「男生也可以跳芭蕾舞啊!」媽媽說。
「為什麼?」悠悠問。
「也有男生跳芭蕾舞的啊!」
「但是比較少。」他堅持。
「比較少,但是也有。」媽媽也堅持。
「為什麼比較少?」他追問。

媽媽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悠悠頓了一下,自己回答:「我知道。Boys like bad guys and girls like castles.」

Wow! 我想這是他第一次作了一個有很明顯的性別區分的陳述。